宝宝起名什么书好?这个问题突然砸过来的时候,正翻着新华字典的年轻爸妈手指突然就僵住了。字典第387页的"梓"字被指甲掐出个月牙印,而隔壁婴儿床里的小家伙正吧唧着嘴,仿佛在催着:快给我个名字呀!
为什么要用起名书?不用行不行?
当新生儿出生证明等着填写的空白格,和七大姑八大姨推荐的"算命APP"同时在眼前晃。这时候撕包装都嫌慢的年轻父母,突然发现字典里"伟""强""丽""芳"这些字,怎么都带着上世纪筒子楼里的油烟味?但直接手机搜"网红名字",又怕孩子将来和全班五个"子轩"撞名。
这时候起名书就举着小旗子出场了——它们把《诗经》《楚辞》里"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"的美字,和现代"避免谐音梗"的实用清单,都腌进了同一罐泡菜坛子。不过有些急性子家长会嘀咕:现在谁还买实体书啊?但当你发现某APP推荐"王霸天"是因为充值会员折扣,而另一款把"李锁铛"标成五行满分名字时...或许该重新摸摸起名书的纸页了?
哪些起名书能放心啃?
蹲在书店育儿专区的人会发现,起名书基本分成三大门派:
古籍派:比如《唐诗宋词起名大全》,把"小时不识月"的"识月"都扒拉出来当名字候选。但要注意有些编者会把"夜泊秦淮近酒家"的"酒家"也当成好名字推荐...
科学派:类似《宝宝姓名与人格发展》,会列数据说叫"雨桐"的孩子钢琴考级通过率比"招娣"高23%。虽然数据来源总是很神秘。
混搭派:封面印着八卦图的《最新吉祥起名》,内页却用星座血型来配对名字,翻到附录才发现编者参考的是1987年某县电话簿...
有个冷知识:图书馆里1978年版的《姓名学新编》,比当下很多跟风书靠谱。因为那会儿编者还没学会把"王者荣耀"当案例写进书里。
如果不用起名书会怎样?
邻居张阿姨说:"我家孙子叫天佑,根本没查书!"——但她没提孩子上学后总被唱"保佑我们饭里有鸡腿"。现在年轻父母面临的可是王者ID和微信昵称的降维打击,你永远不知道"熊初墨"会在哪个年级变成"熊出没"。
更可怕的是某些"智能起名系统",把父母学历和手机型号都算进算法后,给博士家庭推荐"李知网",给程序员孩子命名"张码云"。这时候还不如翻翻《尔雅》,至少不会跳出弹窗让你充值解锁"帝王格局"的名字。
【小编心得】
在儿童医院看到对双胞胎分别叫"吴忧"和"吴虑"的时候,突然觉得起名书就像炒菜时的围裙。你可以不用它,但溅上油点子别后悔。最后说个秘密:所有起名书都故意把"张三"写在案例最后一页——这样你翻不到就以为书里都是好名字啦!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