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起名作诗好吗怎么起?这份起名避坑指南请收好
最近刷朋友圈总能看到"王诗涵""李墨轩"这类文艺范儿的名字,连隔壁张阿姨家刚出生的孙子都叫"张云起",说是从《楚辞》里翻出来的。起名作诗这事儿突然就火起来了?但说实话,小编见过太多翻车案例——有个朋友给孩子起名"楚辞",结果上学天天被同学喊"楚楚可怜";还有个更绝的,按生辰八字起了个"鑫龘",幼儿园老师点名时差点咬到舌头...
一、为啥现在流行起名作诗?
现在年轻爸妈起名可比我们那会儿讲究多了。以前可能翻翻字典找个吉祥字就行,现在得考虑平仄押韵、引经据典,恨不得把《诗经》《论语》都翻烂。但话说回来,这种趋势背后藏着三个小心思:
怕重名:现在幼儿园一个班能有三四个"子轩",家长们都怕孩子成"爆款名"
显文化:就像买包包要限量款,名字也得有"私人订制"的感觉
讨彩头:觉得诗里带的字能给孩子带来好运势
不过要注意啊,去年某起名机构统计显示,用生僻字起名的孩子,78%在入学第一年遭遇过书写困难。小编亲戚家孩子叫"王頔",光办出生证明就跑了三趟派出所...
二、起名作诗到底靠不靠谱?
这事儿得两说。好的方面看,像《红楼梦》里"黛玉""宝钗"这些名字,确实比"张小花""李建国"更有记忆点。但坏处也很明显:
容易用力过猛:见过最夸张的,给孩子起名"皇甫懿轩",听着像穿越剧男主角
可能闹笑话:把"岸芷汀兰"拆开变成"王芷兰",听着就像消毒液品牌
实用性问题:小编认识个叫"陶渊明"的哥们,每次自我介绍都特别尴尬
有个有趣现象:现在起名软件推荐的诗经名字,前三是"子衿""婉清""思齐",但幼儿园老师反映,这些孩子被喊绰号的概率比其他孩子高23%——毕竟小朋友哪懂什么"青青子衿"啊!
三、实操指南:这样起名不翻车
要是真想用诗词起名,小编摸索出几个实用技巧:
选字诀窍:
避免"之乎者也"这类虚词
慎用"殇""哀"这类消极字眼
推荐"安""宁""朗"这类百搭字
偷师古人:
李白女儿叫"明月奴",我们可以借鉴这种"实物+后缀"的套路
苏轼给儿子起名"过",是取"人非圣贤孰能无过"的意思,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起法现在看还挺酷
防坑检查:
起完名一定要做三件事:
用输入法打十遍
倒着念三遍
去派出所查重名率
四、这些误区90%家长在踩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越是文化水平高的家长,越容易掉进这些坑:
过度追求独特性:有个语言学教授给孙子起名"龖龘"(读dá dá),结果疫苗本上印成了"龙龙龙龙"
忽视方言发音:比如"诗婷"在粤语里谐音"尸停",这个冷知识可能很多北方朋友不知道
迷恋五行缺补:见过最夸张的,孩子五行缺木,硬是在名字里塞了五个"木"字旁
说来惭愧,小编当年给自家娃起名也犯过傻——因为喜欢"采菊东篱下"的意境,差点给孩子起名"陶东篱",幸亏被老婆及时制止,说听着像农家乐招牌...
五、个人心得:起名就像煮泡面
最后说点实在的。起名这事儿吧,就像煮泡面——太讲究米其林标准反而容易翻车,关键要把握三个度:
辨识度:不需要生僻,但要避免"梓轩"这种爆款
耐受度:考虑孩子要顶着这个名字活80年
包容度:留点成长空间
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其实鲁迅本名周树人,"鲁迅"这个笔名是他母亲姓"鲁"加上"迅行"之意。你看,好名字未必非要引经据典,有时候简单真挚反而更动人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