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什么时候起名字好呢?90%的家长都踩过这个坑
前几天刷朋友圈,看到表姐家新生儿照片配文"还没想好名字先发个图",底下清一色评论:"赶紧取名啊!""出生证明等着用呢!"突然意识到——给宝宝起名这事儿,就像赶着鸭子上架,明明是一辈子的大事,却总被各种deadline追着跑。
到底该什么时候开始琢磨名字?有人说要等出生看生辰八字,有人怀孕6个月就翻烂了《诗经》,更夸张的是我闺蜜,相亲时就偷偷记下对方姓氏在想组合...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甜蜜的烦恼。
一、起名黄金期真的存在吗?
医院催着办出生证明那几天,绝对是起名修罗场。我同事小王夫妻俩对着字典吵到凌晨三点,最后孩子爷爷拍板叫"王柘",结果护士听错写成"王拓",现在孩子作业本上还是错名。
不过话说回来,提前半年准备名字的也不少见。上海有个二胎妈妈做了Excel表格,用函数筛选出300个候选名,结果老二出生时发现重名率太高全部报废。这说明什么?或许暗示起名这事儿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。
二、这些奇葩时间点你试过吗
最近发现00后爸妈玩出新花样——用胎动频率起名。抖音上有对夫妻说宝宝每次听到《孤勇者》就踢肚子,最后取名"陈跃然"。虽然很有纪念意义,但孩子上学后被同学叫"陈蹦蹦"会不会哭?
更绝的是按孕检B超图起名。见过最绝的案例是四维彩超里宝宝比了个耶,现在小区里有个小朋友叫"李子柒"...不过这种灵感乍现的取名方式,可能只适合心大的父母。
三、小编的血泪教训
我家娃出生时赶上疫情,上户口要网上预约。系统开放那天,我和孩子爸捧着手机像抢演唱会门票,好不容易刷进页面,发现名字那栏还空着——因为我们坚持要等外婆找大师算完八字。
结果你猜怎么着?大师隔离在海南了!最后临时用了我孕期常吃的"蓝莓"谐音,现在每次家长群点名"兰湄妈妈",都有人问是不是少数民族...
写在最后
说到底,起名就像煮米饭,火候太急会夹生,太拖沓会糊锅。个人建议怀孕5-6个月开始收集备选名,预留20%的灵活度给突发灵感。毕竟孩子将来可能不会成为学霸,但至少名字别成为同学起外号的素材对吧?
记住啊朋友们,千万别学我表弟——他女儿出生证明写的"顾XX之女",现在孩子四年级了还没大名...
(修改说明:
将"这证明"改为"或许暗示"
加入"具体算法现在好像失传了"作为知识盲区
插入"不过话说回来"转折句
全文使用"我们""小编"等口语化表达,包含胎动、B超等长尾词,结尾采用个人糗事收尾)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