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烦恼?明明创作了超棒的海绵宝宝同人作品,画了派大星在比奇堡晒太阳的治愈画面,写了章鱼哥演奏单簧管的心酸故事,却在起名环节卡壳了!"海底小厨师"太普通,"黄色方块的日常"又太直白,该怎么办呢?小编这就带你潜入深海,把起名的珍珠一颗颗挖出来!
海绵宝宝的名字到底藏着什么魔法?
为什么我们总记不住隔壁老王的电话号码,却对"海绵宝宝"四个字过耳不忘?因为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块会说话的海绵啊!黄色方块的生物属性+拟人化的"宝宝"称谓,既违反常识又莫名合理。那些官方剧集名更绝,"蟹堡王秘方"用王字凸显尊贵,"珊迪的火箭"直接点出陆地属性,你看,好的名字根本不需要复杂。
但问题来了,我们自己的作品该怎么抓住这种"不合理中的合理"?小编建议从三个方向下网:角色特质、场景矛盾、情感错位。记住,当你把"海星"和"哲学家"组合在一起的时候,观众就会自动脑补出派大星捧着《存在与时间》的滑稽画面了——名字要的就是这种化学反应!
去哪里捕捞绝妙的命名灵感?
比奇堡的珊瑚礁里藏着无数起名素材!小编推荐这几个潜水点:
蟹堡王菜单:把"美味蟹堡"改成"美味噩梦"就是绝佳恐怖向标题
痞老板的发明清单:"心灵控制头盔"变形成"恋爱控制头盔"瞬间变甜宠
水母田的叫声:把"嗡嗡~"音译成"翁翁的夏日"立刻文艺感拉满
有朋友要问,如果我的作品是严肃向呢?比如想写海绵宝宝中年危机的现实主义小说?这时候就该去翻派大星的石头下面——找那些被日常忽略的黑暗元素。"多孔结构的叹息"怎么样?既保留海绵特性又带出沉重感。或者用"蟹黄包的三次解冻"暗喻职场冷暴力,你看,深刻的名字往往藏在最幼稚的设定里。
要是起的名字像泡发的海绵怎么办?
先别急着把作品扔进厨余垃圾桶!小编遇到过更惨的案例:有人把同人小说命名为《我与海绵宝宝不得不说的故事》,结果被误认为黄色小说。这时候要启动"三浮三沉"检验法:
浮上来念三遍——对着镜子大声念标题,如果念到第二遍就开始脚趾抠地,沉掉!
沉下去想三秒——闭上眼睛联想,如果只能想到海鲜市场,浮起来改!
浮上来查三次——搜索引擎里输入"海绵宝宝+你的标题",如果前三条都是少儿不宜,立刻沉底重来!
其实最怕的不是名字烂,而是没记忆点。小编见过用《海绵宝宝2025》当标题的,三个月后连作者自己都找不到文档。这时候不妨学学痞老板,在名字里埋个钩子:《海绵宝宝之最后一块蟹黄堡》、《派大星突然开始减肥》,你看,只要留下悬念,读者自己就会咬钩。
说到底啊,给海绵宝宝作品起名就像玩填字游戏,要把天马行空卡进方格里。下次卡壳时不妨想想:如果海绵宝宝本人看到这个标题,会用他那个漏水的脑子怎么理解?通常答案就会像水母一样,啪地一下点亮整个海底。现在就去把《论海绵体与艺术创作的关系》改成《我的老板是块洗碗海绵》吧——记住,在比奇堡,越不像话的名字越接近真理!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