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给宝宝起名字,原来有这么多讲究!“你家孩子叫啥名?”这可能是每个新手爸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。但你知道吗?在古代,起名可不是随便翻翻字典就能搞定的事儿!古人起名讲究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甚至还要算八字、看五行、避讳祖宗…… 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古代人是咋给宝宝起名字的,保证让你大开眼界!
一、为啥古代人起名这么讲究?
其实啊,古代人起名可不仅仅是“好听就行”,他们更看重名字背后的寓意、运势和家族传承。比如:
名字决定命运:古人相信“名正则言顺”,名字起得好,孩子一生顺遂;起不好,可能影响运势。
避讳制度严格:不能和皇帝、祖宗重名,甚至同音字都得避开,否则可能惹祸上身!
五行平衡:如果孩子生辰八字缺“金”,名字里就得带“金”字旁的字补上,比如“鑫”“锋”。
你看,古代人起名,简直比现在考公务员还难!
二、古代起名的“四大流派”
古代人起名可不是随便来的,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流派:
1. 按生辰八字起名“八字”就是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,古人认为这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举个例子:
如果孩子五行缺“水”,名字里可能带“海”“江”“雨”等字。
如果八字太“燥”,可能用“润”“泽”这类字平衡。
其实吧,这套理论现在还有人信,但咱也不能全信,毕竟命运还是得靠努力,对吧?
2. 按家族辈分起名
古代大家族特别讲究这个,名字里必须带“字辈”,比如:
孔子的后代,名字中间的字要按照“昭宪庆繁祥”这样的顺序来。
朱元璋给子孙定的字辈是“木火土金水”循环,比如朱标、朱棣……
这种起名方式现在很少见了,但有些传统家族还在用,挺有传承感的!
3. 按典故或经典起名
古代读书人特别喜欢从《诗经》《论语》里找名字,比如:“采薇”出自《诗经》,“君子”出自《论语》。
曹操的儿子曹丕、曹植,名字都很有文化底蕴。
这种起名方式现在也挺流行,比如“子轩”“一诺”,听着就很有文化味儿!
4. 按吉祥寓意起名
古人喜欢用福、寿、安、康这类字,希望孩子平安健康。比如:
汉武帝叫“刘彻”,“彻”有通达的意思,寓意治理天下顺利。
民间常见名字如“长命”“福贵”,简单直白,就是图个吉利。
这种名字现在看有点土,但在古代,那可是实打实的祝福!
三、古代起名的“避讳”有多严格?
说到避讳,那可真是古代起名的一大难题!比如:
不能和皇帝同名:唐朝人不能叫“世民”,宋朝人不能叫“匡胤”,否则可能掉脑袋!
不能和祖宗重名:家族长辈用过的字,后代基本不能用,否则就是不敬。
同音字也得小心: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叫“胤禛”,民间就得避讳“禛”字,甚至同音的“真”“贞”都得改。
现在想想,幸亏咱们不用这么麻烦,不然起个名字还得查族谱、翻史书,累死个人!
四、古代名字的“小秘密”
乳名和学名分开:小时候叫“狗剩”“铁蛋”,长大后再起正式名。
男女名字区别大:男孩多用“勇”“刚”,女孩多用“淑”“兰”。
名字越长越尊贵:比如匈奴单于叫“冒顿单于”,吐蕃赞普叫“松赞干布”,听着就霸气!
五、现代人还能借鉴古代起名方式吗?
当然可以!虽然不用像古人那么复杂,但有些方法还是值得参考的:
结合生辰八字:如果信这个,可以找专业人士算算,但别太迷信。
用经典典故:比如从古诗词里找灵感,让名字更有文化感。
注重寓意:避免生僻字,选择积极向上的字,比如“乐”“安”“睿”。
其实吧,名字就是个代号,关键还是看孩子怎么活。与其纠结名字,不如多花心思教育,你说是不是?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