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准爸妈捧着B超单,看着那个模糊却神圣的小身影时,"黑铭文"这个姓氏突然就成了一道难题。小编在妇产科走廊见过太多揪着头发翻《新华字典》的爸爸,他们嘴里念叨着"黑这个姓本来就少见,还要搭配铭文这种有分量的字眼,该怎么办呢?"——这时候小编总会想起被三十个亲戚微信群轰炸到关机的张先生,他家娃最后叫"黑砚台"纯粹是因为当时桌上正好有块墨砚...
为什么姓黑的宝宝起名特别难?
视觉压迫感太强:黑字打头就像给名字戴了墨镜,后面接"铭文"这种庄重词汇,容易让人想起墓碑刻字
声调打架:黑的阴平声遇上铭的阳平声,读起来像在爬陡坡,小编试过连读二十遍"黑铭文X",舌头差点打结
文化包袱: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王侯功绩,但现代宝宝可能更想要能写在奶茶杯贴纸上的名字
怎样才能让黑铭文三个字变得灵动?
偷换概念法:把"铭文"拆解成"铭记"+"文字",于是有了"黑记弦"、"黑写意"
时代对冲术:当古老姓氏撞上流行词,"黑曜石"、"黑卡莉"就诞生了,不过要小心孩子长大后问"为什么不像王者荣耀英雄?"
万物皆可萌:在派出所见过最绝的案例是"黑煤球",家长说孩子出生时浑身胎脂像块炭——这种名字好处是永远不用担心被老师点名答题
如果非要保留"铭文"的庄严感?
加个缓冲字:"之"字像润滑剂,比如"黑之铭"瞬间有了日本剑道世家感,但要注意孩子可能被同学叫"黑芝麻"
谐音破局:把"铭文"发音揉碎重组,"黑溟雯"看着像修仙小说女主角,虽然办理医保卡时工作人员会问"三点水加个名是啥字?"
反向操作:既然沉重就沉重到底,"黑鼎铭"直接对标商周青铜器,代价是孩子每次自我介绍都要解释"不是古董贩子"
起名师傅老周说过,最好的名字应该像件半旧棉袄——刚穿时有点扎脖子,越磨合越舒服。所以别纠结"黑铭文"三个字非要构成完美词组,想想孩子第一次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写自己名字时,那个笨拙可爱的样子才是最重要的。毕竟小编见过最温暖的名字,是早产儿"黑豆豆",爸爸说"再小的生命,也能在黑土地里发芽"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