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玉林北流的新手爸妈们,是不是正对着户口本发愁呢?"小编最近收到好多私信,说给宝宝起名这事儿吧,看着简单,真到填出生证明的时候,手抖得连笔都握不住。为啥北流人起名特别纠结?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要不要守?现在流行的梓涵、子轩还能不能取?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儿,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!
一、北流人起名到底有啥讲究?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北流人起名这个事儿啊,比煲一锅老火汤还费工夫。首先得看族谱,男孩子排到"耀"字辈了,那名字里必须带这个字。小编隔壁李叔家,为了这个差点吵起来,最后小孙子叫"李耀阳",太阳的阳,听着就暖和。
然后就是五行,这个真不是迷信。去年妇幼保健院王护士长说,她接生的宝宝,十个有八个要算生辰八字。缺水的叫"沐",缺火的叫"焱",现在幼儿园点名跟念化学元素表似的。但有些家长图省事,直接手机APP算,结果孩子叫"张鑫垚",考试光写名字就得半节课,这事儿闹的!
二、现在起名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第一个坑就是跟风。抖音上刷到个"梓涵"觉得好听,结果去幼儿园一看,一个班仨梓涵。小编表姐当年非要给闺女起名"诗婷",现在孩子回来说:"小姨,我们年级有七个诗婷,老师都叫编号了!"
第二个坑是电脑打分。有个软件说我侄子"黄浩宇"能打99分,家里老人一听不乐意了——"浩宇浩宇,听着像'耗子窝',以后上学要被同学笑死的!"后来改叫"黄景行",取自《诗经》"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",电脑才给78分,但全家都觉得有文化。
第三个坑最要命,就是普通话和土话发音打架。北流话里"思"和"尸"同音,有个宝宝原想叫"陈思睿",奶奶当场急眼了:"你们想让娃天天被叫'陈尸'啊?"最后改成了"陈乐心",用客家话念起来嘎嘣脆。
三、五大实战起名法 总有一款适合你
祠堂抄名法:直接去祠堂找祖宗用过的字。小编同事阿林就这样,翻族谱找到"林观澜"这个名字,出自"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",现在孩子每次写名字都要解释典故,无形中把国学课都补了。
唐诗宋词淘宝法:打开《唐诗三百首》随机翻页。小编邻居老周就是这么干的,手指停在李白"明月出天山"上,闺女就叫"周出云",虽然听着像武侠片,但确实没重名!
菜市场测试法:这招特别灵,去菜市场喊三声看多少人回头。去年有个宝爸得意洋洋说给儿子起名"龙傲天",结果在步行街一喊,五个初中生齐刷刷扭头,回家就改成了"麦冬",药材名,又特别又养生。
拆字拼图法:把夫妻俩名字各取一半。小编表弟姓罗,弟妹姓蓝,孩子叫"罗兰",听着像法国名牌,但写出来特别有爱。不过要小心,有个朋友姓高老婆姓杨,孩子差点叫"高杨",听着跟喊口号似的。
谐音梗救命法:用客家话、粤语、普通话各念三遍。有个宝宝原定名"杜子腾",用普通话念没啥,可用北流话一念就成了"肚子疼",连夜改成"杜远帆",取自"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"。
四、起完名要做的三件小事
第一件,去派出所查重名。去年有个爸爸给儿子起名"吴限",觉得寓意好,结果民警说光玉林就有二十多个。后来加了个"极"字叫"吴极限",反而成了全校最酷的名字。
第二件,让老人拿红纸写一遍。小编发现啊,老人家写字有时候能看出问题。有次外婆写"覃星辰",把"辰"写成了"晨",全家突然觉得"星辰"太飘,"星晨"更接地气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第三件,最重要的——等孩子三岁后问TA喜不喜欢。幼儿园王老师讲过,有个女孩一直闷闷不乐,后来才知道她嫌自己名字"招娣"太土,爸妈给改成"昭笛",取"昭如日月,笛声悠扬"的意思,孩子立马开朗了。
说到底啊,起名这个事,既要讲规矩又不能太死板。小编觉得最好的名字,是二十年后再听,依然觉得妥帖。就像北流街边那些老字号,招牌不花哨,但经得起风吹雨打。对了,千万别学我大舅,当年图省事给表弟报户口时说"就叫李小孩",现在表弟三十多了,客户来电话还问:"请问是李小...先生吗?"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