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出生三天了,名字还没定下来?家里老人催,亲戚朋友问,翻烂了字典还是觉得差点意思?想要的名字不是太俗气,就是感觉不够响亮好听。这大概是很多新手爸妈的真实写照吧?给宝宝起个好听的名字,怎么就这么难!名字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第一张名片,一个好听、顺口、有寓意的名字,谁不想拥有?
为什么好听的字,对名字这么重要?
名字首先是要被叫出口的。当你呼唤孩子,或者在正式的场合被点到名字,那一刻的音律美感,直接决定了第一印象。想想看,一个念起来拗口、刺耳甚至容易引起歧义的名字,会不会让孩子从小就在社交场合里有点不自在?好听的名字,朗朗上口,自带一种韵律的美感,让人听了就舒服,容易记住。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,更是对孩子日常体验的一种关怀。
究竟哪些字,才算是“好听”的字呢?
这可真是一门学问!小编觉得,好听不能光靠感觉,得从几个实实在在的维度去看:
音律是灵魂:声母韵母的奇妙组合
声母避免“大撞车”: 名字的声母如果都是发音部位相同或相近的,读起来就会费力。比如,“张知彰”(zh, zh, zh),三个字声母都一样,念起来就觉得闷闷的,舌头打结。好的组合应该是“张思远”(zh, s, y),发音位置分散开来,就流畅多了。
韵母讲究“起承转合”: 名字的韵母搭配要有变化,避免全是开口音或者全是闭口音。全是开口音,名字听起来会显得过于洪亮甚至有点“咋呼”,比如“郝大海”(ao, a, ai);全是闭口音,名字又会显得太细太小气,比如“吕雨菊”(ü, ü, ü)。像“林沐阳”(in, u, ang)、“苏婉清”(u, an, ing)这样的组合,开口闭口音交替,就有抑扬顿挫的美感。
声调搭配有讲究: 汉字有四声。名字的声调组合要避免全是一个调子或者全是相邻的调子。最好是平仄相间,比如“周杰伦”,“江疏影”,读起来就有起伏的节奏感。即使是叠字名,“平平”、“上上”、“去去”的组合效果也会不一样。
字形是脸面:眼睛看到的舒服感
结构搭配要平衡: 名字里的字,结构最好不要太单一。全是左右结构,或者全是上下结构,看起来会比较呆板。如果能有变化,比如“林”是左右,“慕”是上下,“辰”是半包围,组合在一起,“林慕辰”,视觉上就丰富多了,更耐看。
笔画繁简要适中: 笔画太复杂的字堆在一起,写名字费劲不说,看起来也黑乎乎一团,显得沉重。但笔画太简单的字,又可能显得单薄、不够分量。最好是繁简搭配,或者选择笔画繁简适中的字组合。像“简”字本身笔画不少,但结构清晰,搭配“子”或“心”,“简子”、“简心”,看起来就很舒服。
整体字形要协调: 几个字放在一起写出来,大小比例是否和谐?有没有哪个字特别“胖”或者特别“瘦”?有时候单看一个字不错,但组合起来写,可能某个字特别大或特别小,整体就不够美观了。可以试着写出来看看整体效果。
意境是内涵:藏在声音和笔画里的美
字义本身要美好积极: 这个是最基础的。选的字本身含义要吉祥、正向、积极向上。避开那些含义晦涩、负面、或者有歧义的字。比如“哀”、“悲”、“丧”、“凶”、“猾”、“贪”之类的字,肯定不能要。
组合起来要有韵味: 单个字美还不够,几个字组合在一起,是否能形成一个美好的画面、意境或者寓意?比如“云舒”,让人联想到云卷云舒的悠闲自在;“溪和”,仿佛听见小溪潺潺流淌的平和宁静;“星野”,是繁星点缀原野的辽阔浪漫。这种组合产生的意境美,是名字好听的高级层次。
如果不注意这些,名字会怎样?
咱们想想看,如果光顾着追求寓意深奥,完全忽略了读音:
“史臻香” – 字面意思也许是想表达历史沉淀的芬芳?但读出来……是不是有点尴尬?
“杜子腾” – 家长可能希望孩子有鸿鹄之志,腾飞万里?可这谐音……肚子疼?孩子上学肯定会被同学开玩笑。
再比如,只追求读音顺口,字义或意象没细究:
“李刚”、“王伟”、“张静” – 读起来是顺溜,但放眼望去,一个班可能好几个重名的,孩子从小就要被叫“小李刚”、“小王伟”来区分,缺乏独特性。
“范剑”、“朱逸群”、“赖月京” – 名字单个字也许没啥大问题,但组合起来读音的谐音效果,就有点让人扶额了。孩子可能会因此遭受无端的嘲笑。
还有,如果只看字义宏大,字形却失衡:
“丁懿鑫” – “懿”和“鑫”都很复杂,搭配笔画极简的“丁”,写出来看着头轻脚重,不够协调。笔画太多,孩子学写名字会很痛苦。
这些例子说明,好听的名字真的是音、形、意三位一体,缺一不可。任何一个维度出了明显的问题,都可能让一个好名字大打折扣,甚至带来困扰。
那具体去哪里找这些好听的宝藏字呢?
别急,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向,希望能帮到你:
回归经典古籍诗词: 这是挖掘好听有韵味字词的宝库!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、《唐诗》、《宋词》、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等等。里面的字词经过千年沉淀,音韵美意境美都属上乘。比如:
《诗经》:采薇、清扬、燕婉、静姝、蓁蓁、炜彤
《楚辞》:云旗、嘉树、峻茂、杜衡、灵均、宜修
《唐诗宋词》:星垂、江流、雨霁、风荷、听澜、松韵、溪桥
关注自然万物意象: 大自然中的景象、植物、动物、节气、颜色等,往往本身字形优美,意境清新开阔,音韵也好听:
天文地理: 辰、朗、霄、岳、川、泽、溪、洲、屿、汀、岩
植物花卉: 萱、棠、槿、薇、荷、棠、竹、松、柏、桐、枫、芷、兰、萱
动物祥瑞: 麟、鹿、鹤、鸾、鹏、雁、鸥
季节时辰: 晓、曦、昀、晞、朗、暄、澈、朔、望
色彩: 墨、黛、玄、素、缃、青、蓝、彤、绯、碧
提炼美好品德状态: 表达美好品德、积极状态、祥瑞祝福的字,通常含义好,音形也经过筛选:
品德: 谦、和、诚、信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、敏、慧、睿、达、宽、恕
状态: 悦、安、宁、怡、恬、然、乐、欣、愉、畅、舒、展、逸、闲、适
祥瑞祝福: 瑞、祥、祺、祎、祉、嘉、亨、泰、康、健、佑、祺
善用灵动虚词助词: 这类字常能增加名字的音韵美感和意境悠远感:
之: 子衿、之恒、之遥、之夏
若: 若兮、若水、若飞、若琳
然: 安然、嫣然、浩然、超然
予: 予安、予怀、予欣
其: 其华、其琛、其乐
小编的个人心得与建议
给宝宝起名字这事儿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我的建议是,不要太焦虑,但也别太随意。
别被流行彻底绑架: 满大街的“轩”“涵”“梓”“萱”确实好听,但重名率太高了。不妨在流行字之外,去古籍、自然里找找灵感,挖掘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同样优美甚至更独特的字。比如用“晞”代替“曦”,用“汀”代替“婷”。
读音是第一道关卡! 名字起好后,一定要反复大声朗读!用普通话读,用家乡话读,念快一点,念慢一点,想想有没有不好的谐音?念起来顺不顺口?拗不拗嘴?这是最直观的检验。
写出来看看样子: 把候选名字工工整整写出来,观察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是否协调美观?笔画是不是太繁杂让孩子以后写名字写到哭?
意境和寓意要经得起琢磨: 名字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?是生拼硬凑还是有美好的画面感或深刻的寓意?避免为了独特而独特,选一些含义晦涩或者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字。
尊重传统也要拥抱个性: 可以考虑家族辈分字,这是血脉的传承;也要考虑孩子的独特性,这是他/她的人生标记。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。
别怕慢,多推敲: 起名字不用急。多列几个候选方案,和家人讨论,放一放再拿出来品味,往往会有新的发现。一个好名字,是值得花时间琢磨的。
说到底,一个真正好听的名字,应该像一首微型的小诗,读起来悦耳,写出来悦目,想起来有美好的画面或期许在里面。希望每位爸爸妈妈都能为宝宝找到那个音形意俱佳、独一无二的好名字!名字起好了,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,看着宝宝甜甜的笑脸,那份成就感,别提多满足了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