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甜点起名怎么起好听?这5个起名套路让娃吃到停不下来
当妈的都有这种纠结:明明照着食谱做了超可爱的宝宝甜点,结果孩子看一眼就扭头——问题可能出在名字上!"蓝莓山药泥"听着像药,"南瓜布丁"像食堂菜,起名这事还真不是随便糊弄的。小编上周做了个实验:同一款胡萝卜蛋糕,叫"小兔软糖糕"时被抢光,叫"营养素食糕"时连狗都嫌弃...
起名第一招:把健康食材伪装成"垃圾食品"
虽然我们都知道少糖少油好,但小朋友的味觉雷达天生就偏向高热量。这时候起名就要耍点小心机:
把紫薯泥叫"怪兽大爆炸"
燕麦饼干改成"恐龙蛋化石"
不过话说回来,某儿童营养专家提醒过度拟真可能引发认知混淆,具体影响程度还需要更多追踪研究...
第二招:用故事感打败营养学
研究发现,带叙事性的食物名称能让孩子多吃23%。试试这些套路:
"白雪公主苹果塔"
"汪汪队立大功肉松球"
小编亲测有效的歪招:把西蓝花说成"外星人能量块",儿子居然主动要求续碗...
第三招:制造声音和动作联想
人类对拟声词完全没有抵抗力,比如:
"噗噗气泡果冻"
"咔嚓星星米饼"
有个冷知识:带"脆""弹"字样的点心名,在幼儿园分享会上被选中的概率或许暗示会更高?
起名雷区千万别踩
别用"营养""健康"当主打词——对孩子来说等于"难吃"警告
警惕抽象词汇:"幸福""阳光"这类词,3岁小孩根本get不到
小心文化差异:曾有个妈妈把点心叫"玉兔捣药",结果孩子以为要喝中药...
小编的私房起名公式
最后分享我的万能模板:【角色】+【动作】+【神奇效果】
案例示范:
错误示范:香蕉牛奶
正确打开:"猴子船长魔力奶昔"
其实啊,起名字和做辅食一样,既要懂点儿童心理学,又要保持老母亲的恶趣味。下次孩子不吃新点心时,别急着改良配方,先换个名字试试?毕竟连大人都会被"火山熔岩蛋糕"骗到,何况是小娃娃呢~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