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起名赵一什么?这届父母快被"一"字辈逼疯了!
最近刷朋友圈,看到老同学赵磊又在晒娃——照片里小宝宝咧着嘴笑,配文却是"出生证明拖了半个月还没办,就卡在名字这关"。这事儿我太懂了,现在给孩子起名带"一"字的,十个有九个都在纠结"赵一什么"这个世纪难题。
为啥"赵一X"这么难起?
说到"一"字辈起名,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这个字简单大气,写起来不费劲,可搭配起来真要命。我表姐家孩子叫"赵一航",本来挺文艺,结果幼儿园里三个"一航",老师点名都得带姓喊。更惨的是楼下王叔家孙子,千挑万选定了"赵一辰",上户口时发现重名率排进全市前二十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重名率高得吓人,但"一"字确实有它的魔力。这个字就像白米饭,单吃没味道,配上什么菜都合适。问题就在于现在好听的"菜"都被别人夹光了,剩下的不是太俗就是太怪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上周去民政局办事,正好碰上几个给新生儿办落户的家长。有个爸爸拿着手机念名单:"赵一诺、赵一鸣、赵一凡..."工作人员直接打断:"这些名字今天已经办过三组了。"看得我当场笑出声——这不就是去年的我吗?
记得当时翻烂了《新华字典》,把"一"字开头的词条都划了一遍。发现个有趣现象:越是寓意好的字,重名率越可怕。比如"诺"字,寓意是挺好的,但你去幼儿园喊声"一诺",保准有五个小姑娘回头。倒是有些冷门字组合,像"赵一桉"这种,虽然特别,但总担心孩子将来每次都要解释"是木字旁加安全的安"。
突破重围的起名思路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——年轻爸妈开始往自然科学里找灵感。小区里有对双胞胎分别叫"赵一珩"和"赵一玦",取自玉器名称,既特别又不拗口。还有个更绝的,朋友同事给孩子起名"赵一爻",说是《易经》里的卦象,虽然我第一眼差点念成"赵一叉"。
不过这种取名方式也有风险,上次见到个"赵一熵",孩子他妈说是热力学概念,寓意生命活力。可家里老人死活不同意,说听着像"伤",最后改成了"赵一棠"。所以啊,创新可以,但得把握好度,不然容易翻车。
个人建议
折腾了这么久,我觉得起名这事儿吧,没必要死磕"一"字。像"赵简之""赵予安"这类名字,既特别又顺口。当然非要带"一"的话,不妨试试"赵一隅"--出自"一隅三反",既少见又有文化味。或者反其道而行,用"赵一禾"这样简单到极致的名字,反而容易让人记住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,名字再好听也就是个代号。与其纠结"赵一什么",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孩子养成个"独一无二"的人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