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差点没保住,现在终于平安了,该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才好?”凌晨三点的病房里,小陈盯着保温箱里的宝宝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玻璃。名字这事吧,平时觉得简单,可真到了紧要关头,反而像被掐住了喉咙——太普通的对不起这场生死劫,太特别的又怕压不住命格。
名字到底有多重要?
你可能会说,不就是个代号吗?可当孩子在产房里心跳骤停三次,当医生白大褂上沾着你老婆的血说“尽力了”,这代号就突然变成了救命符,得能镇得住阎王爷的生死簿。老一辈总说名字带“病”字的孩子好养活,现在想想,或许不是迷信,是穷途末路时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差点失去的宝宝该怎么起名?
救命型名字:直接上“留”“安”“康”,像给房子打地基似的往名字里夯字。隔壁床的东北大哥更绝,给孩子报户口时当场掏出本《黄帝内经》,指着“五脏相音”说要叫“宫商羽”——后来被派出所民警用看神经病的眼神劝退了。
隐晦路线:用“星”“辰”“光”这些看起来正常,实则暗含“从死神手里抢回来”意味的字。有个早产儿妈妈偷偷告诉我,她女儿叫“晞微”其实是“ICU吸氧机显示屏的光”。
反向操作:故意起贱名。广州有对夫妻给孩子登记叫“阿丑”,结果被民政局大姐骂了半小时:“你们这些后生仔啊,孩子好不容易活下来...”
如果不起特殊名字会怎样?
幼儿园老师不会知道,那个叫“李想”的小男孩,名字其实是剖腹产大出血时他爸在手术同意书上抖着手写的“理想”。普通名字就像愈合后的疤痕,只有自家人摸得到凹凸。但有些朋友想要更强烈的仪式感,该怎么办呢?一起往下看吧!
去哪找这些要命的灵感?
病历本比《诗经》好用:抢救记录里“血氧饱和度回升”能拆出“漾和”
把监控仪器的滴答声当平仄调:有个孩子叫“笛亚”纯粹因为心电监护仪报警声像唢呐
护士站的八卦是宝藏:听过最绝的名字叫“医谢”,他爸说这是“谢谢医生”的压缩包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,别被名字困住。我儿子出生时脐带绕颈五周,现在大家叫他“狗剩”也笑得嘎嘎响——差点失去的从来不是某个好名字,是那个总在深夜把耳朵贴在你胸口听心跳的小人儿啊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