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宝宝起名这事儿,谁还没踩过几个坑呢?那些看起来文雅大气的字,怎么一查字典就发现是"死亡高频用字"?明明翻烂了《诗经》《楚辞》,最后亲戚来句"这名字像八十年代老干部"?更可怕的是,某些字在普通话里寓意美好,用方言一念直接变骂街——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扒一扒起名界的"坑货字",保准让你笑着笑着就哭了!
为什么这些字会成为起名禁区?
当你在产房外捧着《康熙字典》激情创作时,绝对想不到某些字正在偷偷挖坑。比如"晗"字看着多文艺啊,天将明的意思,但殡仪馆工作人员会告诉你这是挽联高频字;"昊"字听着霸气吧?在部分方言区发音近似"嚎",孩子可能从小被叫"嚎丧鬼";还有那些结构复杂的生僻字,等孩子考试时别人都做完第三题了,他名字还没写完呢...
更惨的是多音字陷阱。"茜"字在名字里读qiàn很优雅,但总有人坚持叫xī;"乐"字本意是快乐,可当孩子叫"乐乐"时,广东同事会憋笑到内伤——因为粤语里"乐"发音近"落",连续两个"落"听着像在诅咒。这时候才明白,起名不是玩拼字游戏,是场多维度的扫雷战。
哪些字是隐藏的"名字杀手"?
小编连夜整理了民政局黑名单上的"坑字三巨头":首先是"死"字辈亲戚,比如"殇""夭""薨",这些字自带黑白滤镜,再搭配文艺姓氏都能秒变墓志铭;其次是谐音刺客,"杜子腾""付岩杰"这种经典案例就不说了,现在更要警惕新晋网红字——疫情期间很多人用"康""健",结果孩子被叫"抗原检测";最后是电脑系统里的"幽灵字",像"喆""堃"这种字,买机票要手动拼字,办银行卡得找行长特批。
但有些家长偏不信邪,非要给孩子用"彧""翀"这些酷炫字。先别急着翻字典,小编采访过某小学老师:开学第一天点名叫"王",全班安静如鸡,最后是孩子自己举手说"老师我叫王龙"——原来家长怕重名,硬把"龙"的繁体叠罗汉字塞进户口本。这届父母起名,主打一个让孩子社死。
踩坑后该怎么抢救名字?
如果发现孩子名字里有"坑字"先别慌,小编教你三招软着陆:对于多音字灾难,可以学学那位叫"乐乐"的家长,干脆给孩子改小名"happy";遇到不吉利谐音,试试方言测试法——有位上海爸爸给儿子起名"陆焰",用普通话念挺霸气,直到回老家被亲戚笑"落眼泪",连夜去派出所改成"陆炎";最绝的是用生僻字的那家,后来在户口本曾用名栏写上"王龙",既保留了父母创意,又让孩子能正常生活。
不过有些坑实在填不平。比如用"熙"字的家长,本意是光明和乐,结果孩子上学天天被问"是不是《甄嬛传》粉丝";还有执着于"王者荣耀"这类网红名的,等孩子长大就会发现,自己的名字和"建国""卫红"一样充满年代感。这时候才懂,起名最怕的不是重名,而是名字变成时代眼泪。
说到底,起名这事儿就像在雷区跳芭蕾。小编建议拿出手机做三个测试:先用输入法打十遍看会不会手抽筋,再用方言读三遍看会不会笑场,最后去天眼查搜搜看有没有同名公司——要是能过这三关,恭喜你成功避开90%的坑!记住啊,好名字不需要惊天地泣鬼神,能让孩子平安活到成年就是胜利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