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宝宝的名字喊对了吗?全国各地的起名玄学大起底
"张伟""李娜"这种名字在幼儿园能叫应三个孩子——现在年轻爸妈起名都讲究地域特色了。小编最近刷到个趣事:广东夫妻给娃起名"梁粤饮茶",东北姥姥当场急眼:"这娃长大闯关东不得被笑掉大牙?"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,不同地方喊宝宝名字那些意想不到的门道...
广东人起名就像煲老火汤
早茶铺子里听到"虾饺妹""烧卖仔"别当真,但广府人起名确实透着股鲜香。老一辈偏爱"阿"字打头,九零后爸妈开始玩谐音梗,比如"周慕渔"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名字过了南岭就变味——有个"黄嘉欣"在北方总被喊成"黄加薪"。
隐藏知识点:粤语区起名要过"喊楼测试",在唐楼天井吼三声不拗口才算合格。
东北名儿自带二人转节奏
"王铁柱""李翠花"正在退出历史舞台,但那股子虎劲儿改不了。现在流行三字名中间加"小"字,喊起来跟打快板似的。小编采访过沈阳幼儿园老师,说班上孩子名字带"雪"的概率是南方的五倍——虽然气象数据显示两地年降雪量其实差不多。
迷惑行为:有人给双胞胎起名"赵本山""赵本水",或许暗示着民间艺术对命名文化的深层影响?
江浙名字比龙井还讲究
苏州妈妈们起名像在绣双面绣,既要"诗书传家"的体面,又要暗藏五行补缺。有个杭州宝宝叫"周一",不是偷懒,是算命先生说这孩子缺"太阳精华"。但有些朋友想要洋气点,结果"陈奈儿""张古驰"这种混搭名就出来了...
知识盲区:为什么吴语区特别忌讳名字里带"刀"字旁?连"刘钊"这种名字都少见,待考据党补充。
川渝崽儿的名字麻辣鲜香
火锅店喊号"毛肚请取餐"都没"张毛肚"这个名字震撼。巴蜀起名有三宝:叠字、食物、地形。有个重庆网友吐槽,爷爷给起的"王坝坝"在北方上学被笑惨,回家才发现是"宝贝"的方言发音。
反常识:统计显示成都"轩""涵"等网红名使用率反而低于全国均值,可能盆地地形保护了命名多样性?
西北汉子起名实在得很
"马石头""牛结实"不是外号,是老一辈的生存哲学。现在年轻父母开始用"尕"、"丫"这种可爱字眼,但重名率还是高——银川某小学同时有七个"马小花"。
冷知识:甘肃有些地方保留着"贱名好养活"的传统,不过"狗剩""驴蛋"这类名字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
小编最后唠叨两句:名字说到底是个声音代号,但承载着不同水土养出来的精气神。与其纠结"朱雀AI起名打分",不如带宝宝回老家转转,听听村口老人怎么喊那些传了三代的名字——或许突然就开窍了。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
2、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指出,核实侵权,本站将立即改正删除。